百货会:“轻户外”千亿级新生态,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卷起来了!
伴随着天气回暖,“轻户外”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词汇。
2010年以前,“户外”一直以来都是一类小众化的活动,主要受到背包客和徒步爱好者的热捧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户外社群文化初步成型,户外运动市场逐渐蓄力,登山、潜水、攀岩等活动逐渐兴起。因此,户外活动逐渐出圈,门槛逐渐降低。特别是2023年起,户外活动迈向生活化、全民化,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,其中,“轻户外”特别受到重视。相较于传统“户外”,“轻户外”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轻量化、便携性、时尚性以及多功能性,能让用户在室外和平时场景下随意切换。
相比“户外”,“轻户外”的发展空间更大,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和日常生活场景。据艾瑞咨询《轻量化户外行业白皮书》对轻量化市场规模测算,轻量化户外消费占整体户外运动用品消费的77.5%,且未来对轻量化户外用品的消费资金投入还将增涨14.1%。
对于这样的市场趋势,品牌怎样才能抓住趋势,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?哪几个细分品类里还有更大机遇?百货会对此进行了阐释。
“轻户外”,为何更受追捧?
百货会指出:“轻户外”之所以更受现代人追捧,并非只是因为在“户外”的前提下添加了一个字。它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与方法。
相较于传统的户外运动装备,轻户外运动装备更注重轻量化技术,使得携带更便捷,一个品类能够适用于多种场景,不但节省了空间,也提升了使用的效率;与此同时,它们也更符合潮流趋势,让人们享受着户外活动的与此同时,也能展现个人时尚品味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之前一提到运动产品,很多用户就会自动联想起“贵”的标签。而“轻”这一概念无疑更加“大众化”,在室外的品类矩阵里扩展了更多入门级的更日常化的款式。
比如,舒适百搭瑜伽服就是一个标志性的“轻户外”品类。穿上一件瑜伽服就出门,不但简约大气,还能在上下班、休闲娱乐、运动等场景下自如转换。除了瑜伽服,“轻户外”的必备单品还包含渔夫帽、机能衣、工装裤,以及折叠墨镜、马丁靴、马甲、背包,甚至包括一系列可用于日常生活的产品,如便携风扇、随行杯、折叠凳、防水手机袋等。而骨灰级玩家也可以选择更多新科技产品,如骨传导耳机、手冲咖啡套装、电解质粉、压缩罐装食物、轻量化户外椅等。
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升,轻户外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。与此同时,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技术的发展,轻户外运动装备的品质和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,为市场的稳步增长提供保障。
“势不可当”的Lululemon,也会陷入瓶颈?
提到轻户外品牌,就不得不说Lululemon。
那个曾经致力于瑜伽服的品牌,现在已成为轻户外领域的佼佼者。其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的设计和品质,更在于品牌定位、营销策略以及和消费者之间互动策略。
面对轻户外的风潮,Lululemon清醒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。注意到人们对健康生活和时尚感的追求不断增加后,Lululemon巧妙地品牌定位于期盼积极生活、实现人生价值的“Super Girls”,通过致力于女性健康、运动和舒适的瑜伽服装设计,打造出了具有高质量和时尚感的产品形象。创始人Chip Wilson所描述的目标客群,即“年轻、受过教育、有工作,可能暂未结婚或成家,活力四射且重视健康”的特点,也十分契合当代年轻群体的自我预期,为品牌获得了强大的粉丝群体。
基于这一前提,Lululemon采用多元化营销策略,持续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,从而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忠诚度。特别是在国内市场,Lululemon的社交媒体营销手段非常活跃,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构建了与众不同的社区,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参与。此外,品牌还通过线下推广活动、健身网红直播等方式和消费者进行互动,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间的感情联系,使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和信赖该品牌。
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Lululemon仍面临着许多挑战,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来自于“平价替代”品牌的竞争。正如小红书博主@吞吞所说:“首先必须承认lulu穿上非常舒服!但坦白讲,如果想要一件同样或者说还算舒适的运动服,高性价比的平价替代有很多。其次,lulu很显身材,但前提是你真的有身材。所以我虽然买过一些,但其实不太推荐,除非你足够喜欢它营销的那层滤镜,或者身材足够优秀,或者费用预算足够充裕。”
此外,随着时尚审美观念的不断演变,顾客对轻户外服装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对于追求时尚的消费者而言,Lululemon的款式自然“不会出错”,但新款外形设计似乎多少缺乏一些新颖的设计元素设计创意。这也导致了品牌免不了遭遇用户“弃坑”,他们或者选择“平价替代”,或者选择更有设计感的品牌。
结合当前背景,百货会指出了三个发展机会点:
机会点1:卷产品开发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轻户外装备的材料和设计将不断更新,品牌还可以在细分品类上不断创新,提升产品的性能价格力,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。
机会点2:卷款型设计。如今,入局轻户外的品牌愈来愈多。品牌要想打出多元化特色,不妨参考茉寻MOUTION的思路:全面了解本土顾客日常生活习惯和审美偏好,从而保障产品在满足大众的同时,提供更有特色的款型,快速升级品牌记忆。
机会点3:卷社交营销。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,轻户外品牌也要更加灵活地运用线上线下渠道,结合社交网络、线下门店等多种场景,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生态链,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知名度,达到稳步增长。
先说产品开发。与欧美顾客追寻“美黑”不同,中国消费者更重视对皮肤的防晒防护,但在很长时间里都少见有品牌能提供完善的产品生产线。蕉下凭着对市场的深刻洞察,根据不同的防晒需求,推出防晒衫、胶囊伞、贝壳帽、冰袖等多项SKU,实现了对细分领域全覆盖。这样产品系列设计,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,更在用户认知中建立了品牌的专业性和信任感,从而带动客户形成持续的回购行为。其中,蕉下贝壳防晒帽很快达到月销量10万+,打下上亿的GMV。
在传播场景选择上,蕉下也进行了精准的定位。相较于传统的呆板场景,蕉下选了轻量化户外场景作为传播媒介,涵盖飞盘、露营、徒步等轻户外生活方式。通过“抓住中产人士生活方式所有的太阳”,蕉下成功将产品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进行了深度关联,为企业赋予了更加鲜明的偏向生活化特色。这种精确的场景选择,快速升级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吸引力,也为客户营造了更加接近生活、真实可触的消费体验。
再说版型设计。同样是以防晒品类发家,茉寻MOUTION在产品设计上,针对本土顾客喜好与审美趋势的了解,为产品加入了例如插肩、多种肩型设计和帽子上的小洞等各个方面,并推出更加符合亚洲女性身型款式,提升了产品的适配度和市场适应能力。在抖音和天猫,品牌防晒衫的单品价格在200-500元左右,完成了性价比与科技美学的结合。目前茉寻MOUTION的防晒衫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超过26%,在抖音渠道已稳居销售榜首,超越蕉下、蕉内。
在上海时装周的开幕大秀上,茉寻MOUTION发布了与欧洲贵族名流钟情的设计师 Roksanda Ilinčić的联名系列,延续了设计师超一流色彩设计美学,从传统短款防晒衣、传统长款防晒衣到长款防晒外套,均体现多种多样别具一格的剪裁和廓形设计方案,吸引了更多追求时尚和品位的消费者,为品牌市场竞争中带来更多差异化竞争力。
此外,一些主推“轻运动”的国产品牌也在强势崛起。例如,素然公司旗下运动生活品牌安高若,在产品策略上期待“用1套好看好用的运动衣,就可自由穿梭于工作、生活与运动之间”,突破了传统运动品牌和时尚品牌的边界,为品牌构建了独特行业地位。
在品牌宣传中,安高若一再强调一个slogan:“运动就是玩”。为此,安高若积极拥抱本地运动社区,在各大城市组织户外运动、可变换空间与运动市集,在大家的交流中推动审美共识的建立;在线上则通过小红书、抖音、播客等途径,特邀各路达人进行生活方式内容传播,并不断进行社群经营,与广大用户共同探索有趣的事物。这也使品牌得以触达更大范围受众群体,扩大了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,为品牌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正如百货会所坚持的理念,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轻户外品牌要想占领市场,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方案,更应该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长久的信任感。这个关系不仅是在购买过程中产生的一时冲动,更是根据消费者对品牌文化、价值观和情感表达的认同和共鸣。因此,品牌需要通过产品开发、情感营销和社交互动等多种手段,不断强化这种连接,促进品牌与消费者间的一同成长。